2008/05/30

形上學

原文之典故:

60BC, Andronicos de Rhodes 在出版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時,將其中一部份沒有名稱,排列在物理學之後的書稿稱之為 Mete ta Physika,也就是英文的 metaphysics。

meta:超越,在...之後。

physica:物性(物理)學,自然學。

兩種意義:
  1. 超越的物理學,形上學不注重在討論『現象』,而重討論『reality』(實相),『真實存有』(真相)。
  2. 在物理之後的學問。
中文譯名典故:

『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』《易經·系辭上傳》

器:日常器物,物理(自然器物之理),事理(人文社會器物之理)

形:形象,形狀,形式,模型,典型。較『器』為抽象,較『道』為具體

道:道路,言說,天地萬物生生不息之根,變化的規律。

『形上學』原本意指研究『形而上之道』的學問。


亞里斯多德對形上學的定義:

There is a science which investigates being as being and the attribute which belongs to this in virtue of its nature.
有一種學問,這種學問研究『作為存在的存在,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於它們的東西。

因此,形上學的定義等於廣義的存有學。

PS:看不懂,沒關係,因為企鵝也不懂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