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03/07

來自朋友的信(轉載)

Dear:

從高雄聽完這個「人類精神剖析」兩天的演講已經一週多了,其中還包含了「愛情」這個主題。

到現在,我還是不時會思考,以前的自己,究竟談的是愛情,還是同情?愛情,包含許多的情緒,這是一般人的愛情,有恨、同情、害怕、絕望、驚恐、麻木、討好、悲傷、補償、自貶、愛害者…等等情緒。當然,還有「恨」這個字眼。

我們看似恒古不變的真理,原來都是錯的。而我自己從前也一度陷入這樣的迷思...同情!愛情中,我們是看著一幕幕的悲歡離合,但卻不知道其中真正愛情的真正涵義。讓愛情往往流於是一種「不得不的衝動」。

你是否曾經看到一個人的照片,就感覺到怦然心動?
你是否曾經看到一個人等一眼時,就一見鍾情?
想想,你連這個人都還沒有認識,你的心跳就開始加速,你開始不能控制你自己了…

思念、患得患失…這就是一般的愛情。但是真愛啊,應該是要用「讚識、讚賞」來形容的,而不是低情緒的「同情」而已,而以上的那些字眼,都是在很低情的位置。
(見情緒等級表http://taiwanese.training.scientology.org/wis4_13.htm,在2.5無聊以下的情緒,都是不理性的,愈下愈不理性)

所以一般人才會有「恨」這個念頭,因為他原來的「愛」就只是同情、害怕、討好而已。也就是我們常見的,一個好好的人,談了感情就變得不對勁、失去自己、害怕、患得患失。

因為真正的「讚賞」(真愛)是去欣賞一個人的beingness(一個人的存在身份,一個人自己決定的身份行為),能夠欣賞那個人的生活,而不是讓他「卡」在那裡。

我們是不是常聽到「不要離開我、陪我、你不能走、你不能離開我身邊、你要在家好好的待著」…等等字眼。為什麼呢?因為,唯有讓另一方「卡」在那裡,才能滿足我們錯誤的「佔有慾」,其實那只是填滿了「害怕與不安」,但其實那種感覺都不曾消失過。

愛情往往變成「相互憐惜的同情而已」被欣賞的事物,就是能讓他「自由存在」的那種欣賞。讚賞本身就是一種尊敬、欣賞、喜愛,一個讓他人成為他自已的偉大!愛(一般認知的),是沒有包含「觀察」的。而「欣賞」(真正的愛),是包含「觀察」的。其中真實的去「觀察」就是關鍵,真正仔細的觀察,才是理智的,也是細水長流的真感情。和大家分享,我的心得。

陳明業

沒有留言: